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124|回復: 0

結絡的科學系統

[複製鏈接]

84

主題

17

回帖

416

積分

管理員

積分
416
發表於 2025-8-7 14:03:5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結絡科學系統


一般認為西方科學優於漢族,這是非常不正確的觀念,漢族自古就擁有非常合於理則的科學系統。例如數位進制與數字,八卦的原型是二進制,始於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氏,至今仍是電腦運算的基礎。道教術法的八進制,天干的十進制以及地支的十二進制,還有重量的十六進制,漢朝的剪刀、石頭、布的三元互剋,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生剋,以及二四節氣的推算,讓人們調整生理和農作物的種植,都是數千年前的漢族文化。


就連十進制數字科學化的口語說法,都讓現代歐美科學家羨慕,甚至德國科學家呼籲德國政府,將數字說法完全模仿漢族。但沒有人意識到漢族十進制的偉大學問。九是道教的極數,計算超過九就必須進位,用漢字的數字不容易理解,但漢語的說法就顯出十進制的奧妙,其它不受漢文化影響的種族,不論在語言或文字上,都看不出十進制的特點,也就是沒有漢族道教的極數觀念。



上圖是漢族古代的【一元四神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三十六帥二十四節氣銅鏡】銅鏡的各種圖案及角度劃分精準,足證漢族古代數理非常發達。漢族科學亦有︰繪圓術、數書九章、算盤、張丘建算經、夏侯陽算經、緝古算經、青朱出入圖、位值制記數法、墨經、孫子剩餘定理、韓信點兵、四元玉鑑、線性方程組、測圓海鏡、矩、規、河圖、洛書、鋪地錦、徽率、祖率、乘法口訣、算經十書、周髀、九章算術、周易、楊輝三角、綴術、算籌、海島算經、畢氏定理、天元術等等高深數理學問。後來都因為屬於個人研究,沒有學術及商業運作,缺乏整體系統整合規劃,而逐漸式微,導致古代科學散亂,讓西方近代數理取代,但西方科學的基礎絕大多數承襲漢科學。


近年來的臺積電和聯發科的表現,再次展現漢族的智慧。積體電路是美國原創,韓國三星也曾經十年大幅領先臺灣。現代韓國三星的能力,都比不上聯發科,這是為什麼?為什麼漢族表現總是那麼的精巧絕倫?這就在於漢語及漢字的結構,所以漢族的腦子比其它語文人種的腦子活絡,這也闡述為什麼漢族能創造六個結綱,其它民族只有單結綱的所在。

感性的藝術不能用科學方式分類,但漢族的絡子不同於其它的藝術,它有一套非常科學的系統分類。與其說絡子的科學系統,倒不如說是所有繩結的科學系統分類,因為筆者的系統,可以定位任何單一結絡,在系統所佔位置。這種繩結系統對於外國人來說是不可能解析出來,因為西方人缺乏結絡變化的形上概念,所以全部的西洋結體,都是由【單結】的基礎演變而來,飾品也由單結或單結的變化結,縱橫連續串接出來的,不像漢族絡子,有超出單結綱範圍的同心綱、井字綱、玉房綱、酢漿綱和芸芸綱等五個主綱結絡。就說國外單結綱變化,也遠遠少於漢族的變化。

同心絡是漢族絡子文化的代表,而酢漿綱和芸芸綱的絡子,卻是絡子科學與藝術的精華。因為沒有強大的藝術形上思維基礎,不可能創造出酢漿綱和芸芸綱的絡子,尤其是架構在二維結綱的芸芸絡,更是結絡的科學尖端構思。如果沒有高超的智慧,也不可能創造非常科學的進套手法。所以酢漿綱和芸芸綱是奠定漢族絡子藝術宗主國的基礎,這些反應在絡子的文化、藝術和科學,不是其它民族可以創造或取代的。


二百多年來,無數的西方數理學家,發現繩結有纏繞的特殊系統,他們也曾經企圖解析繩結的科學系統,由於西方人缺乏形上思維,所以至今還被西方人奉為繩結瑰寶聖經的《The Ashley Book of Knots》,一樣摸不清楚繩結系統脈絡。完全按照誤的形狀分類方式。漢聲《手打中國結》和《中國結3》也不吃身邊的青草,翻山過去啃洋人的沙子,剽竊仿效《The Ashley Book of Knots》的系統概念。東施效顰的把中國結分為四大系統。表面上看好像有那麼一回事,但十足是唬人的玩藝,根本是沒有科學基礎的系統解析,其中有五大問題︰


一是組織架構錯誤,絡子本身就是完整系統,不能再分四大系統。而且沒有按照綱、目、系、支、結的樹狀結構分類,違反系統分類學理。二是只列出十四個結,沒有解析其它結絡。三是沒有引用學理論證、分類和歸納,只說十四個結絡屬於某個系統,也是個人視覺上的隨興分類。第四是分類錯誤,分類應以構造的主要特為依據,不該以結絡的外形分類。例如︰井蝶絡(以前的綬帶結)特點在井字形的輪流交疊,而不在是否有耳翼形成。外表很相似的兩個人,不能硬說他們是一家人,必須是遺傳基因有關聯,才能判定是一家人。第五是分類名晦澀,無法讓學習者望文思義,例如︰耳圈穿套、單結、耳圈疊交、半耳圈穿套等,令人不知所云,正確的主綱名稱,應該用基礎原型結絡命名,子目、分系和末支應該用各自特徵命名,例如動物的貓科和犬科,這種合於科學的系統命名,才能讓學習者有效記憶。


因此,為了讓學習者,有效掌握結絡的特徵,達到最高效率的絡子手法學習,進而領悟絡子的藝術心境,筆者整理出科學分類的絡子系統,並推出配合系統的徒手編製手法,延續漢族絡子文化藝術的傳承。又絡子系統分類,是以創始原型結絡為論證的基準,先看結絡的構造形成,再看基本的擴張變化,這是所有科學系統判定的法則。


因為絡子起源於繩結,最早的繩結是工具用途,所以結必需是牢固不可鬆脫的,因此原始創造的結,外觀上並無美感可言。後期因生活需要,發展出半工具半裝飾的半結絡,例如服飾上的結兼顧美觀與功能,老祖宗才開始慢慢創造裝飾的結絡,因為結的演化非常緩慢,所以老祖宗並沒有刻意為逐漸演進的結,另外再取特別的名稱,依然稱之為結。

元朝蒙古人統治漢土,漢人成為社會最低層的奴隸,為了避免遭到迫害,選擇沒有造反疑慮的消遣,以及賺取額外的收入。承襲宋朝的數理玄學高峰,發展出許多純粹裝飾的繩飾,直到明朝、清朝,就逐漸有結子和絡子的混合稱呼,當然這些名稱的界定,就和傳統儒家文化一樣,是模糊的概念,有時稱為【結子】,有時也稱為【絡子】,這可由清朝初年的《紅樓夢》內文敘述推證。直到清朝末年,在宮廷裡就是非常正式的稱為【絡子】,這點可以從大陸出版的《宮女談往錄》得知。


為了能真正回歸漢族傳統的絡子文化,筆者希望延續以往老祖宗的演變,讓【絡子】的發展按常態進行。所以不但要把錯誤幾十年的【中國結】,改回老祖宗的【絡子】稱呼;而且按照學理和文化,把錯誤多年的結絡名稱,改回合於文化和學理的名稱;同時也希望能明確的界定【結】和【絡】的差異。


前面說過,結是工具用的結實結子,因此短線交錯,不定型可以牢固的都稱為【結】;例如單結綱和井字綱的全部結子,以及同心綱的鈕扣結等。屬於長線盤繞,和需要定型才能固定的稱為【絡】;例如同心綱鈕扣結以外的,芸芸綱和酢漿綱、玉房綱下分目、分系都是。至於具體修正的結絡名稱,筆者會在教程前面敘述,結絡名稱的來源或者修正理由。

著作權特別聲明︰絡子或繩結系統架構是作者陳祐格舉世首創,除獲得陳祐格正式書面授權外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下列絡子系統之全部或部份架構,或以改變綱目系支、結名和用詞等方式,變相使用絡子系統架構,但可以使用筆者制訂的任何結絡名稱,違者一律依法究辦。

任何繩結的基礎系統,分為︰


一、同心綱(原來稱雙錢結是古詩詞中的同心結,為契合及回歸漢族傳統文化,必須改回同心絡的優雅名稱。)
二、單結綱
三、井字綱(原來稱十字結,因命名不合學理,故改成井字綱,本綱名由張彤彤小姐建議。)
四、玉房綱(原來稱盤長結,違反學理和文化,所以恢復老祖宗的玉房稱呼,本綱名由陳卉如小姐在日本傳統繩飾名稱尋回。)
五、酢漿綱(原來稱酢漿草結,名字過長縮減一字。)
六、芸芸綱(二0一三年八月確立的新主綱,芸芸絡曾經編入酢漿綱,但明顯違反學理,故而獨立成綱。)


任何單一結絡都涵蓋在六個主綱裡,不會超出六個主綱的範圍,換言之,只要是用類似繩索編製的結絡用品和飾品,都由六個主綱下的結絡組合而成。但本書僅為漢族傳統絡子的探討,西洋雜結超過千種過於龐大,故對於非傳統絡子部份,本書不加討論。又本章僅概略說明結絡系統的結構概念,對於每個結絡的系統位階,不多加論證分析,常用結絡的詳細位階分析,請參考本書第十五章【結絡科學系統分析表】,以及另兩冊各種結絡教程解析。


同心綱

同心綱結絡基礎特徵︰單線或二線以對稱雙圈錯位環繞迴線互扣方式,而形成錯位對稱結絡者。


同心綱-基本目-同心絡。
同心綱-變化目-連心絡(以前的單線同心絡)、相思絡、纏綿絡、惓惓絡。
同心綱-實心目(註一)-鈕扣結、長鈕扣。
同心綱-延伸目(註二)-長複系-長同心、長連心(以前誤稱的梅花結)。
同心綱-延伸目-圓複系-盤花絡(以前的花箍絡,違反學理命名)。
同心綱-延伸目-立體系-套箍絡。
同心綱-演化目(註三)-四股同心絡、錦帶絡(原錦囊結違反學理)、網目絡、祥雲絡(原長祥雲違反學理)、單線鈕扣、華鬘絡、飾帶絡。


註一︰實心目是同心綱唯一實心結子,其餘都是鬆散絡子。
註二︰延伸是指按基礎原型結絡的形成步驟,循環進行成為另一種單體結絡。
註三︰演化是指單體結絡在基礎原型結絡,加上其他變化步驟演化出的單體結絡。


單結綱



單結綱結體基礎特徵:單線或二線以交錯方式,除單結目為一次實際交錯扣線外,其他均二次以上交錯扣線,而形成的單結體者。


單結綱-單結目-單結系-單結(單圈)、8字結(繞穿)。
單結綱-單結目-複單結系-複單結(環繞二圏以上,以前稱為單線雙聯結和秘魯結)。
單結綱-變化目-蛇結(單圈)、金剛結(雙圈)、琵琶絡(套疊)、麥穗結(扭串)、重8結(磊疊)、單股鳳尾結(穿扣)、多股鳳尾結(互扣)、扭耳鳳尾結(扭耳)、併線鳳尾絡(耳翼)。
單結綱-雙單結目-雙聯結(對扣)、瑞獸絡(對穿)、飾帶絡(回穿)、回紋結(翻結)。
單結綱-連續單結目-平結(錯向)、串平結(有軸錯向)、扭結(同向)、串扭結(有軸同向)。(註四)
單結綱-四角目-四方結(環扣)、幸運結(穿扣)


註四:有軸的串平結和串扭結,在漢族古文物未曾發現,暫判斷為早已傳入西洋結,沿用多年故特別入列系統。


井字綱



井字綱結體基礎特徵:三股以上相互以疊壓輪扣方式,而形成對稱之單體結絡者。


井字綱-基本目-井字結
井字綱-變化目-單線井字結
井字綱-單併目-葵紋絡(註五)
井字綱-雙線目-井蝶絡(註六)

註五:單線併索多股的簡稱,是吉祥絡第一次疊壓編製程序,因吉祥絡並非基礎結絡,故採用第一次編成的絡子為基礎結絡,形狀類似葵花紋,陳怡安小姐建議命名為葵紋絡。
註六:井蝶絡原來陳夏生稱為綬帶結,因傳統綬帶不用結絡,因結絡形像蝴蝶而更名,井蝶絡由張彤彤小姐建議命名。


玉房綱



玉房綱基礎特徵:以雙線縱橫迴繞成雙層經緯網狀,且呈二方或四方對稱延續擴張絡子者。


玉房綱-基本目-玉房絡。
玉房綱-立體目-玉球絡。(註七)
玉房綱-變化目-錯序系-疊翼玉房絡、漣翼玉房絡(中國結的複翼命名違反學理)。
玉房綱-變化目-斜線系-斜線玉房絡。(原來中國結的減線盤長結命名違反學理)
玉房綱-變化目-減回系-長玉房絡、橫玉房絡。
玉房綱-變化目-位移系-魚形玉房絡。
玉房綱-磬形目-磬形玉房絡。
玉房綱-空心目-環菱、雙環菱玉房絡、環心玉房絡、空心三角、五角、六角星玉房絡。
玉房綱-非矩目-實心三角玉房絡、五邊、六邊玉房絡、五角、六角星玉房絡。
玉房綱-去角目-葉子玉房絡。


註七︰玉房絡結體是雙層結構,所以可以調線成為中空立體的繩飾,但只有基本目雙數回玉房絡,可以調出渾圓立體,其它目只能調出結體鼓脹結體,立體目由筆者在二00五年發現。


酢漿綱

酢漿綱基礎特徵:單線以迴繞包線或進套互扣形成外形帶耳翼,且外形呈封閉環狀,以不對稱方式擴張,中心一面呈逆旋形狀,另一面呈順旋形狀之單體絡子結構者。


酢漿綱-一套目-酢漿絡
酢漿綱-二套目-牡丹絡(註八)
酢漿綱-多套目-菊花絡(進三套)、蓮花絡(進四套)、星雲絡(進五套以上,註九)
酢漿綱-進包目-梅花絡(註十)


註八: 原來中國結的團錦結,因團錦詞意並非單花,所以筆者特別更名,進二套是漢族祖宗的科學巨大演進,故用富貴牡丹命名。
註九︰釘板很難繞出進五套以上絡子,以往沒有人製作,也就沒有名稱,由於形狀和星雲非常類似,故命名星雲絡。
註十︰原來中國結的星辰結,改回《紅樓夢》敘述的老祖宗名稱。


酢漿綱的子目,由進一套演變進二套,是因一套目加耳超過五耳時,扣線角度過大無法扣緊,所以是為了增加耳數,不得不改進的結構變化。而進二套沒有扣線角度問題,所以演進到進三套以上,不是構造必須的改變,純粹是美化絡子,因此進三套以上合稱多套目。


芸芸綱


芸芸綱基礎特:單線以遞減平行進套方式,構成基礎二芸(分區)二紋(進套)以上的任何芸紋數的絡子者。


芸芸綱-芸芸絡(因只有一個絡子,所以不再訂定子目、分系、末支)


在絡子作品裡,玉房綱、酢漿綱和芸芸綱都有漣翼和疊翼的變化,筆者列出玉房綱變化目錯序系的漣翼和疊翼玉房。但沒有列出酢漿綱和芸芸綱的漣翼、疊翼變化系。原因有二,首先是系統分類的學問,如果沒有其他的變化存在,可以不特別分類,以免分類太細造成記憶負擔。玉房綱外形變化目有斜線、減回和位移系,所以就必須列入漣翼、翼的序系,否則無法定位。但酢漿綱和芸芸綱底下,沒有形狀變化的子目,都是各自獨立的進套結構改變,如果再在子目下細分錯序變化,就增添無謂的累贅。


其次是疊翼和複翼變化是打亂耳翼進出結體的結果,在玉房綱來說,玉房屬於外形變化絡子(詳參第十七章【絡子變化新解】),絡心結構不變,因此是廉價取得華麗外形變化,符合絡外形變化的需求和特徵。但酢漿綱屬於絡心變化絡子,一旦採用錯序變化,就會影響絡心的結構,讓本來規則的旋渦形絡心變成亂流,尤其是扣線角度大的純絡心變化的絡子,例如︰星辰絡、菊花絡、蓮花絡和星雲絡。因此,錯序在酢漿綱只有梅花絡,可以稍微應用,其他酢漿綱的絡子都不宜,所以在酢漿綱暫時不加錯序系的分系。另芸芸絡雖然可以應用錯序變化,但筆者認為芸芸絡變化無窮,也非常華麗,就沒必要加上錯序耳翼畫蛇添足,讓繩飾過於浮誇。


以往中國結的名稱有疊翼和複翼的名詞,複翼真的沒腦子,一旦在絡子編製產生耳翼不可能只有一個耳翼,所以複翼是取名顯然失當。因為複翼產生問題,所以疊翼也不知所云。筆者現在重新定義,耳翼形狀像水波同心顯現的稱為漣翼;而耳翼不規則重疊的稱為疊翼,讓新學習者可以一目了然。

有人質疑,編結就編結,講什麼科學系統分類?與藝術家或者手工藝家討論科學,確實是很怪異的事。但,絡子變化萬千,如果沒有一套幫助記憶的系統,不容易得心應手編製,也就會影響編絡子的情緒和靈氣。例如從來沒有一個中國結織結者,敢寫盤花絡的文字教程,最多就是繞線圖,一個花股一個教程,沒法隨意變通花股數。同時教程的繞線沒有系統章法,初學者根本記不住,每次編繞都要看圖慢慢繞線,萬一沒有圖就絕對繞不出來。有了科學系統的文字敘述,任何股瓣數的盤花絡都可以隨手編繞。


熟記每個綱目系的特徵,以及結絡的構造位階,配合徒手編結,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。只要會基本綱的編製手法,配合變化技巧,就可以編出千變萬化的絡子飾品。筆者希望學習者可以利用絡子的系統,創造出更多漂亮的繩飾,這也是解析絡子系統的最大目的。


附註︰原來陳夏生的十四個基本結,筆者在古文物裡神佛像腰繫飾帶的裝飾結,有很多攀緣結的變化結,雖然陳夏生剽竊西洋結書籍,但應該正名為飾帶絡。吉祥結屬於應用結,故從絡子系統和基礎結絡除名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立即註冊

×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QQ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龍結四海

GMT+8, 2025-10-5 03:56 , Processed in 0.020783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