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67|回復: 0

給張忠謀先生和魏哲家先生的信先公開

[複製鏈接]

84

主題

17

回帖

416

積分

管理員

積分
416
發表於 2025-9-25 20:18:45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張忠謀先生及魏哲家先生︰

這封信確實寫得很唐突,但實屬無奈,因為除了創新館外的電子信箱全爆滿,寄幾次都發不出去(希望是真的太多信件,而不是業務控管問題)。創新館收信後,一小時立即回覆,相當不錯。但創新館答覆只能安排參觀無法轉信給張先生,不得其門而入,再次發信其它部門,依然是信箱爆滿。

不得已9月17日再發信請求創新館無論如何幫忙轉信,或者給個不爆滿的信箱,無奈至今無隻言片語回覆。不確定是否轉信,或者是創新館無奈和不勝煩擾。為了確認兩位先生知悉我的意思,即便是祕書收信沒有轉交,我也算是盡心盡力了。

本來對請求財團支持漢文化,不再有任何幻想,寫信給張先生是因為張先生說:「臺積電會成為世界地緣政治兵家必爭之地。」;四年後臺積電運動會再說:「過去四年,的確證實我的話」,也提到二、三十年後,臺灣半導體優勢不再,到時哪個國家會崛起則不得而知(節錄媒體報導)。因此發信給張先生,提醒優勢不再的病灶,因為不只是半導體一個產業出問題,而是臺灣整體發展的大問題,但喪失優勢的病灶絕對可以治癒。

半導體起源於美國,而且韓國半導體也曾經一度超越臺灣十幾年,為什麼美韓兩國如今兵敗如山倒?為什麼張先生潛意識認為臺灣將失去優勢?在現實實務上,這些都不該發生。事實上,除了臺灣半導體失去優勢還沒發生外,美韓兩國確實完全沒有和臺灣競爭的條件,甚至日本政府甘冒大不諱竊取臺積電機密。四十年以前日本在電子方面不也藐視臺灣?再看對岸大陸,資源、財力、物力、人力和政策哪樣輸給臺灣?為什麼大陸除了軍工外,其它全部產業都輸臺灣。原因在大陸人對臺灣人的語詞理解,最好的是八成。

任何結果必有其肇因,兩位先生不覺得奇怪?不說半導體行業,就說農漁業或機械類,甚至是運動項目,臺灣近三十的創造力,都是世界一流。我也曾經多年不解,為什麼臺灣如此優秀?甚至臺灣政府都不像其它國家一樣扶持企業發展,但臺灣各行各業幾乎是一枝獨秀,屢屢有震驚世界的壯舉,這不是用奇蹟或者走運可以解釋的。

四年前在研究漢學和漢族絡子時,突然驚覺憶起。在Apple II剛起步的年代(民國69年),NEC發表新的電腦研究計劃...一位元四階電位的構想,打算提升四倍電腦運算速度,這個計劃最後無疾而終。知道和記住新聞的人不多,但我記住四十年前小新聞,更反應在漢學的理解裡.....漢語四聲變化,不就是一位元四階電位?

除了漢語外,其它的語言都沒有字聲變化,更沒有字的變化,例如注音符號〔ㄧ〕,不含其它三聲變化就有︰一、醫、衣、依、裔、伊、倚、漪等等同音異意字,就憑這點,漢人腦子是其它種族的四倍思考量,如果加上地方口音和區域語言,那就十倍以上思考量。

除了漢字有字典和辭典分別,其它種族只有詞沒有字,而且漢字是人文史上唯一表意字(象形文和甲骨文是詞或文,不是任意組合的字),語和詞的意識轉換,加上用詞的積木組合,再加上縮略詞和成語,漢人的腦細胞活動量,是非漢族的數十倍,這樣漢族能不優秀?美國衰敗是遇到形上思維瓶頸。韓國人曾經覺醒,是因為當時社會中高層都懂漢字,同時,韓語也近乎漢語,等同漢族地方語言,再加上剽悍民族性,所以曾經領先臺積電。

但韓國1948年廢漢字後,至今懂漢字的人完全退休或凋零。現在韓國社會中堅,全部是漢字盲。所以也遇到形上思維的瓶頸。韓國政府不得已又頒佈重要文件加註漢字,卻無濟於事。因為韓國字等於臺灣的注音符號拼湊,沒有漢字注解,根本分不清真正字義。現在甚至GDP都被臺灣超越。請問臺灣的人力和資源比韓國多嗎?韓國政府是竭盡全力支持三星的發展。

日本漢字從來都是輔助,字意上不盡然與漢字相同,所以日本的競爭力變化不大,只是無法有效的再提升。很多人認為大陸和臺灣同文同種,這點我完全不苟同。大陸把漢字變成漢奸字,漢字有八萬多字,漢奸字不足2500字。雖然常用漢字在3000個左右,但八萬多個根始終存在,也沒有違反造字原則,沒有漢奸字的用字混亂。所以臺灣民間創造力,始終遙遙領先大陸,至於大陸的軍工發展,大家都知道是不計成本和人命的畸形發展。

漢語、漢字具有形上思維表徵,在宋朝以前,比較著重在一般文化上,到了宋朝因為玄學和理學的發展,形成漢族形上科學。宋朝在繩結的發展上,足以證明繩結奠定日後漢族的科學成就。我家世代做工,不是書香門第或富戶,專校修習電子通訊。我也是在研究繩結變化後,才創造人類新的生理系統-廢脂排泄系統。是人文史,第一個指出頭髮生理功能的人,它解開人類慢性病和老化謎團,如果醫藥財團沒私心,真心接受我的理論,人類平均活120歲算是正常,可惜原來支持理論的西醫,全被財團打壓而噤聲。我也是人文史,第一個解析繩結科學系統的人,這些足以證明漢族為何優秀。

臺灣因為逐漸西化和3C普及,加上108課綱推波助瀾,所以臺灣競爭力日漸下滑,現在年輕人漢學不及格,越來越像外國人。我們這代漢人(我和魏先生同年),就有很多漢學不及格。老鼠下耗子,一代不如一代。我們也即將逝去,如果不在有生之年拉回漢語字詞優勢,就如同張先生說的二三十年後失去優勢,這是喪失漢族形上思維的必然。

更糟糕的是AI還沒純熟,就有腦子不好的立委,不會教育腦子不好的兒子,硬逼著教育部,釜底抽薪把辭典的〔外祖父〕和〔外祖母〕,改成亂倫的〔祖父〕和〔祖母〕,卻沒改掉〔舅舅〕和〔阿姨〕的稱謂,造成後代不願意思考的禍根。現在腦子不好的人對AI趨之若騖,不要10年我們的優勢,就和外國人一樣,大家都靠AI做事,不需要用腦子深度思考,這樣一來,漢族的形上思維自然消失,因為AI絕對無法解析形上問題。請問臺灣還有什麼優勢?當然臺積電也一樣,員工不能深度思考,拿什麼保持領先?

寫信目的是希望兩位先生挾臺積電聲勢,對抗廢古文和文言文的毀漢教育,拉回漢族形上思維優勢。但絕不是利用臺積電,而是臺積電確實展現漢族形上科學成就,足以讓世人理解漢族的優秀,也讓世人知道漢族的智慧無可取代。(廣義漢族是自幼母語為漢語、漢字,不兼學外語)

所謂的對抗不是正面積極衝擊,而是潛移默化,消極抹滅民粹和不深度思考的劣者。再以發展漢族傳統繩飾的形上思維,加速提升民眾的形上智慧,提升各行各業的技術改良。這不是誇大傳統繩飾的效果。不只是我感覺各種思考能力提升,我的大陸學生也有感覺,希望兩位先生能正視,我提的方向。認真思考我說的,如果我確實錯了,二位頂多浪費點時間。但萬一如同我說的呢?那是漢族幾千年的根,也是漢族的千秋萬世發展。最後我想說的,臺積電開發的成就不在高薪和所謂的血汗,而在漢族的文化累積,二位先生有這樣的管理能力,不也承襲漢族血脈?請問是否要明知而放任斷送?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陳祐格  敬上  2025.09.29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QQ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龍結四海

GMT+8, 2025-10-5 02:12 , Processed in 0.05541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